维持性血液透析控制高血压可使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降低
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 (MHO)患者的多项研究表明,控制高血压可使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降低。
对于 MHD 患者的最佳血压管理目标值目前尚无统一标准。透析患者高血压的定义可参考欧洲透析患者高血压共识,根据 HBPM 和析间期动态血压监测(ABPM) 监测进行诊断,其标准如下:HBPM:>135/85mmHg,ABPM:≥130/80mmHg。我国 2015 年《中国血液透析充分性临床实践指南》提出 MHD患者高血压控制的靶目标:透前收缩压<160mmHg。透析中高血压为 MHD 患者在高血压定义基础上从透析前到透析后收缩压升高 10mmHg。透析前或诊室测量的血压并不能很好反映透析患者的平均血压,推荐患者家庭自测血压(Home Blood PressureMonitoring,HBPM)来确定控制血压目标。
由于诸多因素会影响血压的准确测量,因此要求测量血压 30 分钟前不吸烟或不进食含咖啡因的食物。《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》2018 年版明确对测量血压提出建议:
1、要求受试者安静休息至少 5 分钟后开始测量坐位上血压上应置于心脏水平
2、推荐使用经过验证的上臂式医用电子血压计,水银柱血压计将逐步被淘汰
3、使用标准规格的袖带(气囊长 22 ~ 26 m、宽 12m)肥胖者或围大者(32 cm)应使用大规格气囊袖带。
4、首诊时应测量两上臂血压,以血压读数较高的一侧作为测量的上臂
5、测量血压时,应相隔 1 ~ 2分钟重复测量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。如果 SBP 或 DBP的2次读数相差5 mmHg 以上,应再次测量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。
6、老年人、糖尿病患者及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情况者,应该加测站立位血压。站立位血压在卧位改为站立位后 1分钟和3 分钟时测量。
7、在测量血压的同时,应测定脉率。对于血液透析患者第条推荐为非动静脉内痿侧上臂。监测测血液透析患者血压的方法有:
透析室测定血压(透析前、透析后、透析中)、家庭自测血压(HBPM)及透析间期动态血压监测(ABPM)。ABPM是指透析间期44小时血压监测,目前被认为是评价透析患者血压的金标准2013 年 ESH/ESC 强调了诊室外血压 (ABPM/HMBP)的重要性,认为 ABPM 有以下7大优点
1、能提供比诊室血压明显更多的血压度数;
2、提供患者日常条件下的血压情况:
3、有助于发现白大衣高血压和隐匿高血压;
4、显示夜间高血压;
5、可评估 24h 血压变异性:
6、可评估降压药物的 24h 降压疗效;
7、是比诊室血压更强的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预测因子
但由于测定的方便性限制,建议透析患者利用 HBPM 来监测血压。
热门文章
最新文章
- 马赛赛季总结:开局出色展现实力,正视差距未来可期,马赛竞巅峰
- 二阳又来了,与病毒共存和抗争是未来常态,怎样保护家人
- 港中大毕业生获“刘士铭艺术奖学金”激发雕塑创作热情
- 四川旅游客运高峰论坛暨2023款福特全顺成都上市会圆满成功
- 吉利雷达以“真乘用化”撬动市场,5月销售1016台创历史新高
- 中医基因子疗法第三医学创始人——闫荣平博士
- 关于中华春节符号的调研报告 中华春节符号用实践守护民族文化的根和魂(原标题)
- “粽”有一款唯你所爱!6月22-24日广东国际房车露营展览会即将开幕
- 【绿美广州,我的家】第4届中国-中东欧国家线上儿童环保绘画展(2023)广州赛区荔湾示范区颁奖仪式
- 实力领航,全新天籁亮相2023CCPC中国量产车大赛!